三 七 产 业 发 展 情 况简 介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属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之一,被世人誉为“金不换”、“南国神草”。三七的使用有600余年的历史,有数据记载的栽培历史亦有400余年。三七富含有24种单体人参皂苷、17种氨基酸、70余种挥发性成份、三七素、黄酮等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化学成份。这些成份对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调节作用。据药理研究证明,三七除具有与人参相似的补益作用和治一切血症的功能外,还具有国家批准试验的保健品24种功能中的19种功能主要有效成份。
云南文山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地,目前,全州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产量400多万公斤,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2002年文山三七被国家批准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中药材品种。2003年9月,三七GAP基地通过国家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批第四个通过认证的品种,标志着“文山三七”种植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2005年3月21日,“文山三七”证明商标正式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七产业作为云南省生物资源中具有区域特色的重要产业,产品成为云南省打造“云药”品牌拳头产品,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培育和发展三七产业,努力把三七产业做强做大,形成云南绿色经济支柱产业,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丘北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种植为基础,加工为重点,企业为龙头,效益为目标,因地制宜,在腻脚、八道哨、曰者、新店等乡(镇)的部分冷凉地区逐渐扩大种植面积,走区域化布局、生态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行业化管理、科技兴县之路,为县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2005年全县在地面积15317亩,名列全州第三位,比2004年13000增2317亩。在三七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县虽呈现区域化、规模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本地种植户种植技术与外地老板种植的技术有一定差距,GAP种植意识弱,缺乏深加工的龙头企业等因素,下步将正确引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GAP种植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