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丘北概况 | 动态信息 | 政务公开 | 丘北旅游 | 特色产业 | 公共服务 | 图片中心 | 丘北各地 | 
您现在的位置: 丘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重要讲话 >> 正文
作者:佚名    政务公开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13

在2009年全县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副书记、县长  李华富

2008年12月3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召开2009年全县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州烟叶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总结回顾2008年我县的烟叶生产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全县烟叶生产任务。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08年全县烟叶生产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烟叶生产作为全县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克服了冰冻灾害、移栽干旱、旺长期雨水偏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各种烟乡(镇)、各部门始终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密切配合,狠抓烟叶生产行政和技术“两个责任制”的落实,全县烟叶生产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烟叶基础设施、现代烟草农业和新烟区建设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了州委、州政府下达的各项生产目标任务

()烟叶种植面积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委、县人民政府针对今年烟用物资价格上涨,种烟队伍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烟叶生产扶持政策,加之,烟叶收购价格提高和烟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大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烟叶生产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高了群众种烟的积极性,稳定了烟农队伍,保证了烤烟种植面积的落实。全县共落实种烟面积77695亩,覆盖了11个乡(镇)64个村民委371个村小组11381户农户

()烟叶生产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各乡(镇)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要求,加强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建设,促进了全县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是商品化育苗向工场化育苗迈进。今年全县烤烟育苗实现了育苗时间集中和育苗面积集中,育苗时间从28开始至224结束,共育苗12715190池,壮苗率从去年的93%提高到95%二是规模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全县3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共19329157.5 亩,占总面积的38%,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其中:3050亩连片有561990亩,50亩至100473060亩,100500亩连片有8014320亩,500亩以上连片有109780亩,最大连片为水沟坝示范区,连片面积达2800亩。三是烟用化肥使用到位。全县共出库烟用复合肥15.55万包,亩均用肥达到2包,化肥到位率和使用率为历年最高。四是移栽节令较往年提前。年初受冰冻灾害影响,各烟区小春不同程度减产,各乡(镇)采取适当补助烟农提前收割小麦资金等办法,及早宣传动员群众抢收小麦,抓紧做好预整地,组织指导烟农深耕起垄,提前做好烤烟大田移栽的各项准备,全县于519全部完成大田移栽任务,比往年提前10天,实现了最佳节令完成烤烟大田移栽。

(三)扶持政策及科技措施落实到位。加大烟叶生产扶持力度,在烟田基础设施建设、育苗、烤房群建设、土地流转、烟用烤煤、抗旱救灾、乡(镇)及部门的考核奖惩上加大了投入力度,投入扶持资金750余万元,地促进了全县烤烟产业的稳步发展。在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上,各种烟用物资实行“定量配套供应”,保证了各种生产物资及时、足额到位。大田预整地、化肥定位深施、病虫害统防统治以及化学抑芽推广应用等工作与往年相比都有了较大进步,业主化烘烤模式也在各卧式烤房群得到落实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项科技措施到位率明显提高,为烤烟生产提质增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烟叶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落实“政府协调、烟草为主、水务支撑、烟农参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61.95万元,建设459(容量14290立方米) 小水窖,水池5(容量1190立方米)、小塘坝整治和沟渠工程各6件、管网工程7件、泵站工程4件、机耕路7.65公里,解决了23685亩基本烟田的灌溉问题。按计划完成了781座立式烤房建设,7354座卧式密集型烤房建设并全部实行业主化烘烤,经测算,烘烤损失率由以往的10%降低至3%左右,提质增效明显。针对全县烟叶生产受冰雹危害的问题,县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50万元在曰者镇新寨村、双龙营镇雄山村新建了两个人工防雹站,全县人工防雹站总数达到了4个,保证了主要烟区避免了冰雹灾害,防雹减灾成效明显在双龙营、锦屏、曰者和天星等乡(镇)建立了四支植保专业服务队,装备电动喷雾器12台,喷雾机10台,对全县100亩以上连片进行统防统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烟叶生产条件,推动了传统烟叶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有效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促进了烟叶生产科技措施的到位率和烟叶产量、质量、效益及烟叶品牌质量的提高,有效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夯实了基础。

(五)烟农收入和烟叶税收取得突破全面推行“聚约式”收购,通过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确保了收购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平稳进行,全县除完成了年初烟叶收购计划16.5万担外,还收购了丰产烟叶25663.14担,总计收购烟叶190663.14担。其中:中上等烟叶171060.22担,大贸出口备货19602.92担。收购总量比上年增加49047.14担。烟农收入达13463.33万元,比上年增收5334.33万元。完成烟叶税2961.93万元,比上年增收1173.93万元。烟叶收购各项指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上等烟比例达60.91%,比去年提高了5.51个百分点,均价14.29元,比上年提高了2.82元。全县种烟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村寨有51个,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9个。收入上万元的农户5480户,占总种烟户的48.15%政府、企业、烟农利益实现共赢。

 ()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水围营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2008年我州4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之一,主要以烟水工程、烤房建设和机耕道路建设为重点,以“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为运作模式,通过组建育苗、机耕、植保、烘烤等专业化服务队伍,实行工场化育苗、机械化耕作、专业化服务、工场化烘烤,有效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和种烟成本、促进了烟叶产量质量和烟农收入的提高经测算,水围营示范村2488亩烟叶总产量为8311.31担,实现烟农收入631.34万元,亩产量3.34担,比全县平均亩产2.45担高0.89担,比砚山小舍姑平均亩产高10公斤。亩产值为2540.61元,比全县平均值1732.84元高807.77元,比砚山小舍姑高188元。均价15.19元,比全县14. 29元高0.9元,比全州14.41元高0.78元。

()新烟区开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完成了我县新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巩固提高老烟区,培育开发新烟区,走规模、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路子”的发展思路,我县及时成立了新烟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6月份着手新烟区开发建设的规划工作,组织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对全县宜烟土地面积进行调查统计,全县100亩以上连片种植烟面积有26.4万亩,零星面积有9.8万亩。同时,在摸清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完成了全县“十二五”未新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明确了新烟区开发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二是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确定了2009年全县新烟区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即以双龙营镇普者黑水沟坝为核心示范区,马者龙小独山、锦屏镇密纳、天星小龙口三个辅助片区为全县新烟区开发建设区域。四个片区规划面积7万亩,2009年实际种植面积不低于3万亩。三是完成双龙营镇普者黑州级核心示范区的项目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项目区涉及普者黑村民委的水围营、普者黑、大横山、落水洞、板桥和松毛地6个自然村2360户农户。规划基本烟田面积4.05万亩,按隔年轮作的要求,2009年安排种烟面积2万亩,户均种植面积达15.26亩。整个项目区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目前烟水、烟路、烤房、土地整治等项目已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划分了部门承担的工程项目,并于1212开工建设,预计20094月底全部完工并服务于该片区的烤烟生产。虽然文山州规划的砚山回龙属省级核心示范区,广南珠林、丘北双龙营是州级核心示范区,但视察的领导认为,这几片规划最大的是丘北,最有气势、生态效益最好,州委李书记、州政府黄州长都给予了肯定,如果实施得好,影响力将会很大,在文山州甚至云南省都会有较大影响力。

2008年的烤烟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这是全县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努力拼搏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烤烟生产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双控”问题制约着全县烤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群众积极性很高,但2009年我县乃至全州全省又都面临着“控面积、控产量”问题,上面给我县的指标为22万担,但从目前落实的面积来看超过了这个数,落实的面积和收购指标矛盾突出。尽管县委、县政府都积极向上级争指标,但从目前情况看,增加指标的可能性不大。二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全县烟田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烟叶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靠天种植、等雨栽烟所占比例较大三是部分烟区工程科技措施落实不到位,发展不平衡,烟叶生产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普者黑核心示范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二、2009年烟叶生产工作安排

目标任务:2009年,全县的烟叶收购任务为22万担,其中:上等烟比例达53%以上,实现烟农总收入15500万元,实现烟叶税3400万元。

规划布局和发展模式:坚持以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种植转移为原则,紧紧依托新烟区建设,50亩以上规模化连片占总面积的80%以上。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年种植10亩以上的职业烟农,推行种植50亩以上家庭农场式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发展500亩以上烟叶种植专业大户,建立育苗、机耕、植保、烘烤等专业化服务队伍,提高规模种植水平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积极推进丘北烟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实现减工降本、增产增收,努力把丘北建设成生产条件好、基础牢、质量高、种植规模稳定的特色优质烟叶原料基地。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执行“双控”政策,科学规划布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在12月12日全国烟叶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已明确指出: 2009各地产区要按照“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要求,把控制总量、稳定规模摆在烟叶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此形势下,全县烟叶生产要实现快速发展与全国总体上“控得住、稳得住”之间的矛盾在2009年工作中将更加突出,2008年12月28日,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烟草工作会议,州委书记、州长都在会议上作了要求,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稳得住、控得住。1998年,烤烟生产实行双控以后,全州、全省烤烟产业开始走下坡路,直到2006年才开始恢复,2008年,全县烤烟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群众种烟积极性很高。今年我们的形势与当年极其相似,各乡(镇)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上面的政策是如果控不住,明年就在今年的基础上超多少减多少,鉴于这种压力,所以我们不能增加,严格执行实行“双控”的政策下。前阶段时间,各乡(镇)领导多次向县上反映,要求县上增加指标,但是指标是省上说了算,我们只能在22万担范围内来调节。2007年、2008年,县委、县政府在各种会议都说,有合同、没有合同都栽,栽了以后,有合同没有合同都收,这是前两年说的话。2009年,今天我在这里代表县政府说明,要严格执行双控,超计划的不能收。

根据省、州的要求,在今年全县烤烟生产中,各乡(镇)、烟司、烟办要:一是要执行好“双控政策”。全面落实烟叶生产计划,积极推动全县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要合理规划,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合理规划上,各乡(镇)要借政策、群众积极性高,把我们的烟叶基地往适宜种植区转移,在种植管理上要更加规范,要在提质增效上做好文章。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做这些工作,等到以后群众不愿意栽了再做这些工作又来不及了,因此,我们要览利用好这个机会,做好烟叶的集中规划布局和提质增效工作,按照收购计划合理安排种植面积,有效解决产量和质量偏低、靠面积拼数量的问题,真正实现烟叶生产从零星分散的数量效益型向规模连片的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丘北烤烟生产快速、健康发展。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发展基础。我们要在第一轮(2005年至2009年)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县下一轮新烟区建设规划布局,抓好基本烟田的规划和保护,突出烟水、烟路、烤房、烟用机械等投资项目的规划和申报,统筹安排,整体规划,全面推进。今年新烟区建设规划的100亩以上连片共有26.3万亩,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将其列为基本烟田进行保护,在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要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积极整合扶贫、林业、发改、水务、交通、国土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投入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建设。县级各有关在部门要从项目、资金、技术上积极支持配合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建设,把示范点建设作为自己的的本职工作来抓,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推进示范建设。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积极探索烟水工程、烤房等设施管护及经营措施,确保烟区基础设施发挥效益。在卧式密集烤房建设方面,全县要紧紧围绕2000座的目标任务,将建设任务明确到各乡(镇)各片区,想办法解决建设用地和电力供应等问题,力求明年3月底全部完工,全部投入到2009年的烘烤当中。我县今年争取了卧式烤房建设2000座,每座国家补助26000元,现在要抓住机会,积极实施,否则,等以条件好了以后想实施又没有指标了。同时,要抓住新烟区建设的契机,着力筛选规模大、潜力大的项目区进行规划申报,逐步完善我县各大烟叶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全县烤烟生产的后劲。

关于扶持政策,2007年和2008年,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扶持了几百万元。为什么要在2007年、2008年拿出这么多的钱来扶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群众种烟积极性调动起来,等形势好争种烟指标的时候一是上面不会减我们的指标;二是等烟叶提价的时候,群众的收入保证了,除烟草的补助外,县上的补助该减的就要减。2009年,县上不在给面上的补助,但烟草那块还有,县上总体来说2009年的补助比2008年的还要高,2009年是要拿800万出来,主要用来解决对各乡(镇)的奖惩、工作经费和核心示范区项目提水工程、蓄水池、土地平整、道路工程等项目缺口资金问题。

 ()加强2009年新烟区建设普者黑项目区建设,促进全县规模化种植水平。2009年新烟区建设普者黑项目区被列为州级核心示范区,规划面积4万亩,2009年规划种烟2万亩,总投资达7000万元。整个项目区覆盖普者黑、水围营等6个自然村2360户多个烟农户,规划建设烤房700座,管网155公里,沟渠4037公里,机耕路2138公里,涉及到国土、水务、交通等部门,工程项目多、工程量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这个项目虽然是州级核心示范区,专家评审认为是云南省比较大的,在国家局都算比较大的项目了,为此,县上专门召开了会议,涉及到的乡(镇)和部门都参加了,此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项目失败了,以后再说上级都不会相信了,丘北的烤烟产业就非常难做了。因此,大家一定要把核心示范区的建设作为扩大烤烟生产规模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圆满完成州上、县上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

()加强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现代烟草农业和新烟区开发建设思路,整合现有的农机具资源、优化育苗布局,加大对农机具的购置补贴,以市场运作办法和机制,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从育苗、机耕、移栽、植保、烘烤、交售等关键环节着手,大力推进全县商品化育苗向工场化育苗转变、千家万户分散式烘烤向工场化烘烤转变,积极组建以个人或村组集体为主体的机械化耕作专业队、植保专业队和烘烤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努力实现烟叶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服务和管理,有效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和难度,有效实现烟叶生产降本增效目标,积极,推进丘北烟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两个责任制”,强化各项工作落实。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依然滞后,能够象烟叶生产一样持续、稳定地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不多,烤烟生产仍然是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实施新烟区开发建设,为我县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加快烟叶发展,提升烟叶生产层次和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发挥领导、组织、指挥、协调作用,统筹指导好各乡(镇)烟叶生产及新烟区开发建设。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部署上来,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财政解困、群众增收的角度出发,不断狠抓行政责任和技术责任的落实。行政上要严格执行烟叶生产考核奖惩机制,强化对烟叶生产的领导责任意识,把新烟区开发建设作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技术上要继续以“两个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为指导,把烟叶生产发展和烟农增收密切联系起来,始终坚持以烟农为中心,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和技术性服务水平,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解决劳动强度问题,让烟农轻松种烟。行政和技术都要始终以做大做强烟叶产业为出发点,加强团结,紧密协调配合,真正做到思想上统一、观念上转变、认识上提高、管理上到位、技术上加强,促进全县烤烟产业不断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同志们, 2008年的烟叶生产工作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州委、州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09年的烟叶生产任务已经明确,工作已经展开,希望大家进一步认清形势,强化发展意识,坚持务实态度,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致、趁势而上,努力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圆满完成州下达我县的目标任务。

 

政务公开录入:qgh    责任编辑:qgh 
  • 上一个政务公开:

  • 下一个政务公开: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政务公开
    李华富在200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李华富在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华富在2007 年烟叶生产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